2013年1月12日 星期六

遠見乎?短視乎?

《天下雜誌》在去年4月中出刊的495期做了一個Big Data的特別企劃,性質相似的《遠見雜誌》也在今年開年的319期推出了同樣主題的特別企劃。比起《天下雜誌》來,《遠見》這次的份量更多,內容也略勝一籌。

儘管我認為Big Data現在仍處在hype的階段,我還是非常樂見國內的雜誌願意用這麼多篇幅介紹這個2012年突然變夯的名詞(畢竟這可能關係到我未來的飯碗啊!)。由於這次《遠見》刊出的內容很多,我也還沒全都看完,所以在此我只提出一點點看法。

特別企劃的第一篇文章就提到趨勢科技董事長張明正先生,而且引用他的話說「先有了雲端,才有大數據」。雲端這個名詞確實比大數據(Big Data)這個名詞早出現,但大數據這個東西其實早就有了,兩者也沒有因果關係。不過我們不是在研究Big Data的歷史,就尊重張董事長的意見。我真正有意見的,是他的以下看法:
「未來就是雲端,加行動裝置,加感應器,這是未來20、30年最重要的產業結構,」張明正認為,台灣擅長做硬體,海量資料的末端感應器商機,台灣絕對能掌握。
我相信台灣絕對能掌握這裡所謂「感應器」的製造技術,但是這種思維就是過去這二十年來台灣典型的「代工」思考模式,如果台灣真的只做感應器,那就只是抓到Big Data的Value Chain的最底層,不利於台灣的產業升級。君不見製造iPhone的鴻海集團的利潤有多少?Apple的利潤又有多少?一個感應器除非壞了,否則感應器的製造商就無法再從同一個地方賺到錢,要賺錢就只能靠著賣更多的感應器。但是這樣一個感應器所產生的資料卻是源源不絕的,這些資料的分析應用才是更大的商機。張董事長個人要下這樣的賭注,是他個人的自由,但我認為台灣絕對不要在這次大資料潮來襲時又只做代工的角色,那樣我們的下一代在大資料時代還是會繼續領22k!

《天下雜誌》比起來,這回《遠見雜誌》在Big Data這個主題上訪問了更多國內相關業者的高階主管。由於這等於是免費在《遠見》上刊登廣告,所以各位在看這些訪問要發揮智慧(我認為美國有些電視節目播出前的警語「Viewer discretion is advised.」用在這裡還滿傳神的),不要盡信。例如被描述得很神的某家國內資訊業者是我上個雇主的承包廠商(換句話說,我的上個雇主是甲方,他們是乙方),我是他們的主要窗口,那段期間我對他們的能力和品質很不以為然,沒想到在雜誌上卻看來十分神勇。另一家被訪問的廠商雖不是由我來擔任窗口,也被我上個工作的網路部門罵到不行。

除此之外,Big Data其實是個很專業的主題,編輯不見得真的了解其中的所以然來,下筆時深度不足時有所見,甚至邏輯不通。例如以下這段文字:
最先處理「沙裡淘金」的會是,全台灣超過20家大型零售業者,它們的發票全存在關貿網路,若與會員資料庫交叉分析,便可為這些流通業客戶進行精準行銷。
我剛剛看到時,只想到這是違法的行為。不過我之前的一位同事點醒我說,發票上根本就沒有可供辨識會員個人的編號,是要如何跟各家業者的會員資料庫作交叉分析?Ben,謝啦! 

沒有留言: